周泰 Zhou Tai(生年不詳-沒年不詳),字幼平,九江下蔡(今安徽省鳳臺縣)人。中國東漢末至三國時代東吳的武將,因作戰勇猛,護主而聞名,並賜予御蓋。
周泰與蔣欽隨孫策左右,後屢立戰功,孫策平定會稽後,署任別部司馬,並掌有軍隊。後來孫策討伐當地山賊時,孫權在宣城遭到數千山賊攻擊,其他部眾都因為山賊突襲而一片慌亂,只有周泰處變不驚,勇於保護孫權,左右部眾見周泰勇猛,也安定下來與山賊戰鬥。山賊被擊潰後,發現周泰有十二處刀傷,傷勢十分嚴重,很久才痊癒。孫策因為周泰奮勇保護孫權,讓他出任春谷縣長,後任宜春縣長。
建安十三年(208年)跟隨孫權征伐江夏太守黃祖。不久又在周瑜、程普指揮下參與赤壁之戰,擊退曹操後又攻擊鎮守南郡的曹仁,之後屯兵駐守岑。
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曹操率兵攻濡須口,周泰領兵防御,相持數月後曹操撤軍,周泰留督濡須,任平虜將軍。當時朱然和徐盛被周泰統領,並不服於在周泰之下,孫權因而到濡須塢大會諸將,在酒宴之間命令周泰脫衣,逐一指著他身上每條疤痕,問周泰因為甚麼而得;周泰則逐一說出每條疤痕是因哪場戰鬥而得。孫權藉此令徐盛等人知道周泰的戰績,諸將對周泰信服,孫權並賜給周泰自己常用的御幘青縑蓋。